浙江省职称评审服务中心
搜索

通过材料初审后,为什么最终还是评审失败?

发表时间:2022-09-19 09:29

目前相信很多本年度申报职称的朋友,都已经完成申报,进入各级部门材料审查阶段,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朋友应该都已经顺利通过,即将进入职称评审环节。那么在顺利通过各级部门材料审查后,有哪些情况会直接导致职称评审失败呢?


图片


未达到任职要求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个人业绩等综合专业能力未达到所申报职称的任职资格,也就是个人“硬实力”不够,这也是最普遍的情况。职称采取的评审制度,是对申报人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申报人的业绩项目、专业工作经历、科研成果、个人荣誉称号等都会直接影响综合打分评定,若是业绩经历、个人荣誉等不够出色的话,就需要通过论文、软著等加分项进行评审加分,只有综合打分达到职称任职要求,才可以顺利通过职称评审。


图片


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个误区,即认为通过各级部门的材料初审,就意味着自己的业绩等材料符合任职要求。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评审前的各部门材料审查,更多的是针对申报人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而进入评委会评审后,才是针对申报人材料评判申报人是否具备职称任职资格的过程。


评审表报送

在通过材料初审进入评前公示和送至专家评委会评审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这就是评审表的报送,若是未按要求完成评审表报送,也会直接导致评审失败


在进行评审表报送时,我们也需要按规定要求,对评审表进行盖章等处理后,在指定时间内,送至特定的官方受理地点进行盖章,否则未按规定报送,则自己的相关材料,无法进入专家评委会审查阶段。


面试答辩

在顺利进入专家评委会评审阶段后,部分地区专业会要求申报人进行面试,面试结果作为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也是可以直接影响最终的申报结果的


图片


而若是未按规定要求进行面试,或面试中存在违规行为的话,则将视作放弃评审资格


造假或隐瞒个人情况

对材料真实性的审查并非仅仅是在初审阶段,进入专家评委会评审环节时,也会对申报人的业绩、论文等材料进行更细致的专业审查。


存在造假行为,被评委会查出,则除了会直接导致评审失败外,还会受到一定年限内禁止参加评审,并进行违规公示的处罚。造假行为包括伪造、编造证件、证明,提交虚假材料等。大多实际存在情况为:个人业绩造假,业绩材料造假,论文期刊造假等。


图片


刻意隐瞒个人情况,也会直接导致评审失败并受到严厉处罚,包括隐瞒记过处分情况、隐瞒个人实际工作经历等。除此之外,基于目前全国社保联网,便捷了对于“挂证”行为的查处,一旦发现挂证行为,除了撤销其注册许可外,一定年限内也不得申报高一级的职称。


所以各位顺利通过材料初审的朋友,除了在申报前确保自己的材料真实外,还需要按规定完成评审表报送盖章和面试的程序,否则即使您的业绩材料再出色,结果也将是评审失败!



职称服务热线
0571-28037381
15757175623
人才微帮忙公众号
首页              关于我们             职称案例            职称资讯           公司动态                 
微帮忙
添加客服微信获取职称申报方案
联系电话15757175623
职称留言表
姓名
*
申报级别
*
联系电话
*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