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自己申报3年都没成功,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发表时间:2022-04-24 14:16 正常情况下,职称评审一年只有一次申报机会,如果错过或者评审失败,就只能等下一年度的职称评审计划,这种以年为单位的时间消耗,实在是过于“奢侈”,所以不论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大家的角度,我们都是希望可以一次性帮助您在当年度评审成功的。 回归正题,那么为什么有些时候,大家自己进行职称申报时,明明认真仔细地准备了大量材料,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精力,还是评审失败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自己申报了三年,最后通过我司作业老师的帮助成功通过评审的真事,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时间倒退回2020年,自己申报了三年高工却一直未通过的王工(化名,出于隐私后续涉及具体姓名和公司情况的内容会打码)联系到了我们,希望我们能提供职称申报评审的专业指导服务。 作业老师经过电话了解到,王工是一位化工行业的资深工作者,从事化工行业已30余年,取得中级工程师也已经过去20余年了。由于一直在民企工作,年轻时一直忙于工作发展,没有充分重视职称。20余年来公司不断的壮大发展,王工的个人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职务也从车间主任一直干到了公司总工,在当地行业里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但每次出席行业会议的一个细节,却让王工感悟良多。王工注意到出席会议的成员,哪怕是资历差自己一大截的,都已经具备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而自己作为行业“老人”,专业能力不必多说,但在职称方面,却与其他参与会议的人员形成了明显差距,几番思索过后,王工逐渐意识到了职称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申报资料的不了解,王工自己连续申报了三年,都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找到了我们。 我们作业老师仔细研究了王工前几年的申报资料,可以看得出王工自己做的资料,做的非常认真,光总结和描述的文字,王工自己就写了近万字;相关的资料,王工也提交了数百页。 ![]() 但我们专业老师在对王工近几年的申报材料仔细查阅分析后发现,王工评审失败的问题不在于业绩描述和数量,而在于佐证资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于是我们的专业作业老师针对这一问题,调整了业绩材料主线的逻辑,再辅以王工提供的资料,重新梳理业绩,并根据政策文件的要求,区分出重点项目。相关材料整理完成后,进入到上报环节,经过几个月的审核和评审,王工最终在当年度顺利通过评审。而王工也在高级评审服务结束后,将自己身边不少类似经历的朋友介绍给了我们。 根据王工的相关经历不难看出,职称评审并非是材料多就可以评审成功的,职称评审资料整理的一大重点就是:需要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对材料进行对应的整理,同时要对材料进行精选,要保证相关材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只有重视职称评审的各个细节,按规定规范完成相应操作,才可以减少影响职称评审的”干扰因素”,增加评审成功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