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职称申报评审——评委会发表时间:2023-06-16 16:33 很多朋友都觉得职称申报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在**个环节就犯了难。在职称申报评审中,除了各类申报条件、申报准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职称的评委会。 职称评审,简单来说就是申报人将申报材料提交到对应的评审负责单位,由相关负责单位进行材料审核、评审,最终确定申报人是否具备职称任职资格的过程,职称评委会作为最终确定申报人是否可以通过评审,获得职称的主要负责单位,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对于申报人来说,如何才能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评委会申报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职称评委会是由对应行业专家组成的,其主要负责对每年申报职称者的相关材料进行评审、审核,最终确定申报人是否具备职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级别的职称都有对应的评委会。不同的评委会其受理的职称专业和受理的申报人范围都是明确规定的,一旦我们选择了与我们实际情况不符合的评委会,那就会面临着材料退回的情况,甚至还可能会因此错过申报评审。 作为职称申报人,我们在选择评委会申报时,要根据自身的工作企业性质、社保缴纳、人才档案等情况,选择对应的评委会。 根据社保缴纳地选择 职称申报是需要申报人根据社保缴纳地的原则,选择对应的职称评委会进行申报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只能选择我们社保缴纳地的对应专业的评委会进行申报。 注意不同评委会的受理范围 2022年开始,杭州市已将建筑、制造业中级的评审权,下放至部分区县,而对于这部分申报人来说,若是当地区县有对应专业的中级评委会,那么就需要选择当地区县的评委会进行申报,不能直接报到市本级的评委会。以此类推,在浙江省其他地区,我们也需要注意职称评委会的申报范围,若是当地有对应专业级别的评委会,一般也需要报至当地的评委会。 根据企业性质和档案选择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选择职称申报评委会时,需要根据社保缴纳地选择所在地区的相关评委会进行申报。根据《浙江省职称评审管理实施办法》,职称评审原则上按人事隶属关系(社保、人事档案、劳动关系三者一致)进行申报,在选择时,大家需要特别注意根据自身所报专业和地区等关键词选择对应的评委会。 一般企业是不具备资格评定职称的,只有一些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和大型私企内部才会有对应的职称评委会,这些也都是由人社等官方部门审核允许的。 对于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员工来说,国企、央企一般在企业内部都会有相对应的职称评委会,评审只限内部,不对社会开放。正常情况下,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为企业内部有对应的评委会,所以只可以选择企业内部的职称评委会,进行职称申报,无法选择面向社会的受理点。企业内部的评委会也需要申报人提交相关材料进行评审。(对于国企事业单位的申报人来说,还需要注意单位内部是否有职称名额空缺) 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对应职称评委会的话,则可以选择面向社会的职称申报评委会进行申报。而且国企等内部评审下发的证书发证单位是国企名称加国企盖的章,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证书一般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通用性较差。 在浙江省,人事档案存放在浙江省人才市场的人员,除了正常在工作单位属地申报外,还可以作为人事代理人员通过省人才市场申报职称。 ![]() 如“浙江省人才市场建设工程中初级评委会”,只有档案在省人才市场的人员或本单位没有中评委的省属企业职员以及西湖区的企业职工(可以把档案放到省人才市场进行申报),可以通过此方式申报,其他人员无法申报。 |